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《呂氏春秋》哲學討論
SEMINAR ON THE PHILOSOPHY OF THE LU-SHIH CHUN-CHIU 
開課學期
94-2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哲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佐藤將之 
課號
Phl7138 
課程識別碼
124 M040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四7,8,9(14:20~17:20) 
上課地點
哲314 
備註
總人數上限:10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上課方式:
本課的進行以文本閱讀和與上述的問題相關的議題之討論為主。參與者先選與《呂氏春秋》哲學中的相關題目準備一篇報告,而在本課最後兩週做口頭報告。報告經過討論,而報告者修改後再交給授課者,以作為期末報告。

課程安排:
第一部分:《呂氏春秋》內容與相關研究的簡介
第二部分:〈十二紀〉的討論
第三部分:〈八覽〉的討論
第四部分:〈六論〉的討論
第五部分:口頭報告與討論 

課程目標
  一般而言,《呂氏春秋》一書,往往被視為「彌綸群言、融會百家,為先秦諸子學說」之總匯。但是其敘述結構、其理論目標(即:「治」之探求)、以及「天、地、人」的宇宙─人之間的關係等特色而言,其思想也似保持貫通之處。因此,本課首先試圖站在《呂氏春秋》的編者的立場來分析文本的內容,與其把文本中的各個主張分配給某一家思想,不如分析統合思想面與各論主張之間的關係。藉此,授課者希望能夠瞭解先秦末年的主流思想之實際與《呂氏春秋》固有的思想立場。 
課程要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1. 《呂氏春秋》(秦)呂不韋撰,(漢)高誘註,台北:藝文,1959。
2. 《呂氏春秋釋》陳奇猷校譯,台北:華正,1985。
3. 《呂氏春秋與淮南子思想研究》牟鍾鑒著,濟南:齊魯書社。
4. 《呂氏研究》(全五集)日本大學中文系,呂氏春秋研究會。
5. 〈呂氏研究研究文獻目錄〉,青山大介編《東洋古典研究》(第4集,1997)所收。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參與討論 
50% 
 
2. 
口頭報告 
10% 
 
3. 
期末報告 
40% 
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2/23  《呂氏春秋》內容與相關研究的簡介 
第2週
3/02  《呂氏春秋》內容與相關研究的簡介 
第3週
3/09  〈十二紀〉的討論 
第4週
3/16  〈十二紀〉的討論 
第5週
3/23  〈十二紀〉的討論 
第6週
3/30  〈十二紀〉的討論 
第7週
4/06  〈十二紀〉的討論 
第8週
4/13  〈十二紀〉的討論 
第9週
4/20  〈八覽〉的討論 
第10週
4/27  〈八覽〉的討論 
第11週
5/04  〈八覽〉的討論 
第12週
5/11  〈八覽〉的討論 
第13週
5/18  〈六論〉的討論 
第14週
5/25  〈六論〉的討論 
第15週
6/01  〈六論〉的討論 
第16週
6/08  〈六論〉的討論 
第17週
6/15  口頭報告與討論 
第18週
6/22  口頭報告與討論 
第19週
6/29  口頭報告與討論